更新时间:2024-10-13 11:55:01点击:
“世界钢铁看中国,中国钢铁看河北”,这句顺口溜在冶金行业广为流传。以河北为代表的京津冀地区,挤满了河钢集团、首钢集团和天津钢管等为数众多的大型钢企,是中国钢铁工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。近两年,在“中国生产2025”等政策的引领下,国内钢铁行业引发了智能生产的建设热潮,京津冀地区的钢企大自然也是这股风潮的引领者之一。京津冀钢企争相试点智能钢厂中国占有了世界钢铁产量的半壁江山,是毫无疑问的钢铁大国,但其距离钢铁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。
在经历了行业“黄金十年”之后,中国钢铁工业目前正处于生产能力不足、利润上升以及环保督查渐趋严苛等多方面的重压之下。2016年初,在道别此前一年仅有行业巨盈千亿元的悲惨后,新一轮的钢铁去生产能力政策拉开帷幕。
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去生产能力的新目标:在五年时间内,压减1—1.5亿吨粗钢生产能力。在去生产能力的背景下,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以尽量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加有竞争力的钢材,是当下钢铁企业所思维的转型方向,也是它们争相重新加入智能生产升级大军的原因。
这一点也已沦为了行业共识。去年末,工信部公布的《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(2016-2020年)》中就明确提出,计划在2020年培育构成一批钢铁智能生产工厂。对于京津冀地区的钢企而言,其所面对的生产能力及环保压力十分不利,智能生产转型的命题也因此显得更为严峻,不少企业早就跃跃欲试。
在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生产试点样板项目中,也还包括北京首钢股份等京津冀钢铁企业的身影,首钢股份计划在2018年竣工的“硅钢一冷轧智能工厂”就在上述名单中。河北省一座钢厂内,两位工人正在产线上检查钢材的生产质量。
来源:视觉中国首钢股份智能化应用于部副部长戴亚辉讲解说道,在该项目已完成后,将未来将会让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20%,产品不良品率减少20%,从而构建运营成本增加多达两成的目标。两年多前,他所在的部门由原信息化部门更名而来,目前分担着智能钢厂的建设任务。
本文来源:AG 尊龙凯时-www.xiaohuai.net